研究揭示了形成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状态的气相迁移途径
发布时间:2024-01-19 15:47:08 编辑:殷希厚 来源:
强金属-载体相互作用(SMSI)是多相催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。在预处理或反应过程的触发下,负载型金属纳米颗粒可能部分或完全被载体衍生的覆盖层包裹,这会影响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。然而,SMSI状态的形成机制仍不清楚。
近日,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付强研究员团队提出了SMSI形成的气相迁移路线。该工作发表在AngewandteChemie国际版上。
到目前为止,已经提出了载体衍生物质在金属表面上的两种扩散途径,包括界面合金化和表面迁移。
在这项工作中,研究人员将ZnO颗粒和Cu/Al2O3粉末以双床模式(ZnO||Cu/Al2O3)放置在微反应器中。通过利用Zn物种在CO2/H2气氛(0.5%CO2/H2,450°C)中的气相迁移,他们发现在Cu纳米颗粒(Cu纳米颗粒)表面生长了一层自限性薄ZnOx覆盖层。@ZnOx)在Cu/Al2O3催化剂中没有过量的ZnOx沉积和聚集。因此,他们获得了最佳数量的ZnOx-Cu界面位点,从而增强了甲醇合成活性。
此外,研究人员证明,自限性Cu@ZnOx封装结构的形成是由于Zn原子从ZnO颗粒中蒸发,迁移到Cu/Al2O3催化剂上,并进一步沉积在Cu表面上。在处理温度下还原H2和氧化CO2组分的协同作用下形成ZnOx覆盖层。
“我们的工作阐明了高温氧化还原气氛诱导的气相迁移途径,以形成封装结构或经典的SMSI状态,”傅教授说。
上一篇:新的断层重建算法创下世界纪录
- Upbit 运营商澄清:监管机构处罚未确定,仅影响新用户转出资产
- Greeks.live:近期衍生品市场对特朗普就任后的表现持乐观态度
- 五菱之光 EV 将于 1 月 17 日开启预售,引领微面市场新潮流
- 时令节气与健康:1 月 17 日 15:00 发布会前瞻
- 你手机真在偷听?一聊啥手机 App 就推啥,官方正式回应
- 杨植麟的 Kimi,一年间何以超越百度阿里?
- 休闲沙盒建造游戏蒙特罗纳正式登陆 Steam
- 北京:今年内将建成 1000 座电动汽车超充站
- 油气股近期再度拉升,准油股份 4 天 2 板背后的市场动态
- 2024 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热潮:超 680 万辆的辉煌成就
- 知识填字游戏究竟好玩吗?知识填字游戏详细玩法简介
- 微软 AutoGen v0.4 重磅登场:AI 智能体在灵活性与跨语言能力上实现重大突破
- 黑神话悟空官方衍生品开箱:一场视觉与工艺的盛宴
- 黄子韬送的车在二手平台低价转卖事件及宝骏回应
- 韩宪法法院拒绝延期审理尹锡悦弹劾